蚂蚁若无法发现人类,同理,那人类是否同样无法发现外星文明?

来源:hao123百家号     时间:2022-03-26 21:46:26

综述

有句古话叫“命如蝼蚁”,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性命被有着更高主宰权的人拿捏得死死的,像人眼里中一只只微不足道的蚂蚁。

我们和蚂蚁自然区分为两个世界,在地球上形成沟通的隔阂,每天忙忙碌碌的蚂蚁,却感知不到日渐发达的人类文明。

如果逆向思考一下,人类是否也同样感知不到地球更高的文明呢?今天就来探讨这个让人匪夷所思的问题。

横在中间的“巴别塔”

蚂蚁的脑组织机制有别于人类,好比是一座突兀的巴别塔,阻碍了与人类之间的交流和对话。蚂蚁的社会分工也和人类大相径庭。这种陌生感会大大增加两者相互触碰和研究的困难。

我们在对望蚂蚁的同时,蚂蚁因生理结构的局限性往往采取选择性忽略人类的态度。双方所掌握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不知所云”。

蚂蚁作为一种低微生物,身上所怀的“大千世界”,激发了科学家们研究的兴致。它们在哪个维度生活?有着一套怎样运转良好的社群经营?

如果从动物遗传共性的角度进行剖析,蚂蚁和其它诸多类型的动物们一样,其主要的构成物离不开遗传物质和蛋白质的组合。

但有一点尤为关键,遗传物质和蛋白质有N种组合方式,即使是最细微处的不同将造就天悬地隔的物种。

其实,横在人类和动物界的巴别塔一座又一座,尽管动物学家穷尽一生探寻它们的踪迹,也很难把包罗万象的科学理念一网打尽。

外星文明疑云重重

反观我们人类世界,是否也和外星文明相隔另一个十万八千里呢?有关外星文明的定义,可谓是众说纷纭。人类的好奇心从地球延伸到宇宙,是文明的发展规律使然。

勇攀知识的高峰,是人类挑战自我、挑战自然的一条准则。但以目前科技的水平和发展阶段来看,外星文明大概率只存于人类各种形式的想象,无论从宏观层面还是到微观层面,几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或许,人类视野所能捕捉到的维度和居住所能觉察到的空间,根本不足以和外星文明进行对接,更别提来一次亲密接触了。

那么,问题直接摆在我们面前,外星文明处在哪一个维度和空间呢?这就等于要涉及到宇宙学的解码了。

地球置身于大宇宙的物理空间,脱胎于大宇宙的运动规律,物理学原理常常是最可靠和有效的解释,按照测算外星文明的概率公式,结果发现外星文明出现的可能性极高,可又如何对找不到外星人这一现象自圆其说呢?

长期以来我们自以为拥有了地球上最高的文明,习惯用王者的姿态俯瞰生灵万物,可惜的是,这种想法在宇宙大环境中注定是要吃败仗的。

正如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朴素辩证,人类文明充其量不过是宇宙叙事框架中的一部分,我们既不能自视甚高,也不必妄自菲薄。假设高等文明已出现新的分叉和层级的话,人类文明应排在中间即不太高也不太低的位置。

为何我们迟迟不能和外星文明发生碰撞呢?在漫无边际的宇宙里,恒星系的间距超越了我们所能抵达的范围,譬如,太阳系和比邻星系有着4光年以上的距离,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

人类的身体设计不允许依靠光速前进,而现代化交通工具的最快里程,也远远赶不上光速的快捷,借助航运的最高技术设施,我们仍然需要好几万年的时间,才能亲眼领略另一个星系的“风采”。而银河星中的恒星系距离差不多也要3光年左右。

寻找地外文明不仅相当费时费力,而且探索恒星系有无生命的课题本身,也判定了动用星际旅行这一途径是高成本之举。

我们能否直接仰望到地外文明的高维度,还取决于人类所能研发出的观测工具。

但不管观测工具如何先进,也只是肉眼视力的一个补充。我们很难探测到宇宙中分布的暗物质和暗能量,躺在科学词条记录中的物质表达,其实只是内容非常有限的文明成果。

谁又能亲口保证,在这些鲜为人知的暗物质和暗能量中,就不会潜藏着一个令人惊诧的地外文明呢?

假如文明的维度得不到继续扩展的话,我们肉眼长期以来建立的视界,可能十有八九和外星文明无缘或擦肩而过。

蚂蚁抬头不见更为强大的人类文明,而人类抬头不见更为壮观的地外文明,基本上没有逃离“一物降一物”的自然规律和历史定律。

结语

我们不可妄自尊大,苛求一只视野微弱的蚂蚁,懂得人类文明的精髓和伟大;我们不可自轻自贱,以地外文明过于遥不可及为借口,抑制自身对宇宙探求的渴望和热情。

一个文明对另外一个文明的了解,原本便是隔着山、隔着海,我们当树立志存高远的目标,非但不能被重重阻碍所吓倒,反而要坚定信心和决心,共同奔赴星辰和山海,用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和攻关,拓宽科学研究的想象和范畴,但愿一窥地外文明的真实景象和风貌,不再口耳相传或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论证。

标签: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