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用开水造冰,秘方已经失传,如今用现代科学还原过程

来源:hao123百家号     时间:2022-03-21 05:16:45

前言

近年来,《国家宝藏》这一节目已经播出便得到了很多观众的喜爱,它不仅为大家展示了文物的前世今生,还为我们详细解释了在古代科技水平较为地下的社会之中人们是如何凭借自己的智慧制造出一件件令全世界惊叹的宝物的,甚至有些物品到了科技如此进步的今天也无法将其复原。

因而我们虽然常常感慨古代生产力的低下,却也时常震惊于他们无与伦比的智慧。当今社会之中,因为冰箱的存在,使我们在夏天吃冰块成为了一件稀疏平常的事情。然而在没有冰箱的古代,古人们在夏天也是能吃到冰块的,甚至能和我们一样在夏天制造出冰。

古人的冰块

存冰

在我们的认知中,存冰块是古人夏天能吃到冰的主要原因。每当冬天,古人便会取一些冰块藏在家里的地窖之中,只要地窖一直保持低温潮湿的状态,冰块就能保持不化。

当然,存冰块的用具也是有所变化的。最初用来放置冰块的用具是由青铜器制造而成,被称为“冰鉴”,在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之后,明朝已经出现了木制的“冰鉴”。

然而,无论是冰窖的打造还是冰块的打磨,对于贫苦人民而言成本都是极高的,因此冰窖藏冰大多是宫廷豪门才能拥有的东西。

同时,存冰对于我们而言,并不是一个非常难以想到的办法,因此并不足以称奇。不过老祖宗们并没有让我们失望,他们会存冰,也会制冰。

制冰

到了唐宋之时,夏日自己制冰已经成了一种比较流行的方法。

随着火药的出现,人们开采出了一种神奇的东西名为硝石。他们发现将硝石放入水中之后,便会使水的温度迅速降低,甚至结冰。既然能产生冰,自然要想着将其应用到平日里的生活中来,但是硝石是有毒的。

于是,一种安全的制冰方式产生了。

古人在制冰之时,会拿出两个大小不一的容器,保证大容器的水能够淹到小容器。这时便可以将盛满水的小容器放入盛满水的大容器之中,然后不断将硝石放入大容器。随着温度的逐渐降低,小容器的水也逐渐结冰,最终成为了冰块。

这种方式使得夏日冰能够应用了生活之中,也导致元朝冰淇淋的出现。

不过,除了硝石制冰之外,古人在此之前还想出了另一种夏日制冰的方法,还是用开水制造。

开水制冰

关于这种方法,在秦朝以前便有所记载,《庄子》中就能找到出处。西汉《淮南子》就对这一方法进行了记载。

然而,虽然用只言片语对其进行了记载,但是经过现代人们的不断试验,都无法用这种方法制造出书中所记载的冰,直到后来经过无数次的咬文嚼字和实验,最终终于让这一方法重新成功。

在古人的记载之中,开水制冰需要用瓮来进行。而瓮,是我们古代特有的一种容器,其形状便是我们经常见到的各种坛子和老式的缸。

它们的特点都是“嘴巴小肚子大”。即坛子的开头很小,但是容量却很大。

用大火烧装了一部分水的瓮,烧开之后也不要停,尽量让瓮里面充斥着水蒸气。差不多的时候在瓮的开口处用棉布一层层封好,然后将其放到深井里面去。

因为瓮还有一定热度,放入井中之后,瓮的内部就会产生很大的温差,于是瓮中的水蒸气便会逐渐液化。由于瓮是封闭状态,因此在水蒸气逐渐液化的过程中翁中的空气便会逐渐减少,呈现出真空的状态。

当打开瓮的时候,瓮内外的气压差和水压差导致瓮内的气温降低,最终有了冰的出现。

然而这一成果并不是简单就能出现的。在科学家们的多次努力之中发现,这需要瓮足够大,瓮内的湿度足够小且瓮口进行绝对的密封,而井的温度足够低才能让冰成功出现。

我们很难想象,在两千年的古代社会,便有如此系统的方法让开水在夏日变成了冰,即使是身处二十一世纪的我们,也得掌握很多的理论知识之后才能进行设想。

除了夏日制冰之外,古人其实也很会享受的,他们甚至能为自己制造空调,就像水车一般加速水的流动降低周围的温度来让自己感受凉爽的气息。

尾声

在古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人们对于理论这一套很少有研究。但是在他们的发明之中,有很多即使是当今的科技也无法进行解释的精妙理论运用其中。因此古人虽然没有如今相对系统的科学理论,但是早在无数的经验之中,将这些理论予以运用。

由此可见,中国之所以能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与我们老祖宗的高明的技术与智慧脱离不了关系!

标签: 还原过程 现代科学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