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ao123百家号 时间:2022-03-19 13:54:08
综述
其实如果我们能够仔细看看人类进化的历程就不难发现,古猿的进化衍生了很多分支。
早期与人类这支种族分道扬镳的命运我们并不好说,也无法判断它们是否能和人类一样进化出智慧,但是在晚期的分支中,我们可以发现,其实有多很多种群都具有进化出独立物种的可能性。
就像与智人同期的那五个兄弟一样,如果顺利的话,人类或许还能够多出五种近亲,但是到了现在却发现,只有我们才是地球上唯一拥有智慧的人种,那么那些人群发生了什么呢?为什么只有我们留了下来呢?
人类进化
人类进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1924年,在非洲发现的一具猿人头骨的发现,这个被命名为“非洲南猿”的物种便成为了目前主流学说中,我们的祖先。
之后的七十多年中,人类又在非洲发现了许多早期的猿人化石,根据年代测定,以及化石周围的痕迹,生物学家通过这些猿人的身体变化以及习性变化,整理出来了一个非洲南猿的进化历程。
如果说那时候人类还在对猿到人的突然转变存在疑惑,那么露西化石的出现就正好弥补了进化过渡时的重要一环。
从她的膝盖骨来看,她已经具备了双足行走的能力,所以她不仅仅可以在树上生活,也会在地上行走,因为她与人类的某种联系,后人还将她取名为人类的祖母。
虽然并没有相关证明可以解释她就是人类的直系祖母,但她确实人类在研究人类进化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突破口。
在这之后,大约距今两百万年左右,这些可以直立行走的非洲南猿便由于气候的原因,开始向别的方向迁移,这个迁徙的距离并不近,甚至已经来到了亚洲地区,例如在云南发现的元谋人与周口店发现的北京人,它们被证实都是非洲直立人的后裔。
这时候猿人的分支开始趋向多元化,因为地理环境的不同,不同地区都出现了不同类型的人种,比如智人、尼安德特人、西部兰诺人、海德堡人等等,它们的不同体现在进化方向的不同。
但十万年前明明演化出了这么多种分支,大家相隔甚远,也不至于演化成嬴政统一天下的局面,那么为何最后只剩下智人存活了下去呢?那段时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十万年前
往前倒推十万年,那时候的地球大陆上大概生活着这么六种人,他们分别是智人、尼人、海德堡人、丹尼索瓦人、佛罗勒斯人以及马鹿洞人。
大概在距今月六十万年的时候,是直立人的一支后裔海德堡人最先与智人产生了交集,并且发生了一场激烈的竞争,结果显而易见,以智人获胜告终。
之后智人在迁移的过程中还碰到了别的种族的人类,其中一些还和智人产生了交集,并且留下了一些基因的痕迹,然而有一些却只能在战斗中因为落败而消失。
其中比较值得一提的一个是体格强壮、脑容量很大,曾经与智人发生过正面碰撞的尼安德特人,也是被讨论的最多的人类,因为它的基因与智人的关系最近,大概还有百分之4的基因传到了智人身上,甚至现代人的身上还有他们的影子。
因此学者推测,它们之间可能发生了交融的过程,并且这个经历至少发生了三次,所以说这支种族在另一种角度来看并没有灭绝。
根据化石分析,尼安德特人所掌握的石器工艺已经非常的精细了,并且它们已经掌握了一定沟通的技巧,在走出非洲的过程中,这两种族群曾经在必经之路的欧洲发生过相遇,然后触发了一场惨烈的争斗,最后以强大的尼安德特人落败告终。
这也是我们第一次感受到竞争的惨烈,能力不俗的尼安德特人仅仅因为一次失败,就直接失去了生存的机会,永远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如果没有这场战斗,或许如今的人类也不会成为独苗,可惜历史并没有如果可言。
丹尼索瓦人大概是在28万年以前来到的中国,与他竞争的并非智人,而是北京猿人。
在八年的时间里,他直接发展成为了东亚分布最广的人类,甚至连青藏高原都遍布了他们的足迹。可惜的是最终他们与智人相遇,却没能在这场角逐赛中夺得胜利,得到了与尼安德特人相同的命运。
另外马鹿洞人也被猜测,或许它们的灭绝与智人并无任何关联,因为在他们身上还存在着很多奇怪的部分,比如明明出现在大约一万年前左右,然而它们的面部特征种种却十分的落后,似乎还停滞在十万年以前,并且它们的领地十分有限。
很难想象,明明已经到达了智人的晚期阶段,竟然还存在着这样落后的种群,要不然就是因为面临的威胁不大,他们的进化进程太过缓慢,也不够明显,然后因为竞争淘汰出局了;要么就是出现了返祖现象,以至于后来即便没有碰上智人,也因为无法适应环境而灭绝了。
佛罗勒斯人大概在一万两千年前左右灭绝的,比马鹿洞人要晚两千年左右,它们的栖息地在印记的一座小岛上,与现代人出现的时代有三四万年的交集。
人类猜测,它们的灭绝或许与海洋资源的争夺有关。
结语
当然,或许在直立人的后代中并不只有这六个分支,还有许多深埋在远古图层中并没有被发现,但是至少从这场竞赛中,我们看到了智人无与伦比的能力,先后在几次竞争中脱颖而出,由此看来,应该是先进的工具和智人智慧的发展程度有关。
标签:
“少年航天科普特训营”举行,VR空间站引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