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ao123百家号 时间:2022-03-12 07:32:53
综述
地球是我们人类的家园,但是我们人类至今为止还没有真正的弄清这颗星球上所有的奥秘,毕竟我们只能够在地表生活,而地球却是一个球形,有着12,000多千米的直径,因此许多人好奇地球的内部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带着这样的疑惑,苏联的科学家们曾经就开展了一次“钻透地球”的行动。他们声势浩大的动用了许多的资源,但是仅仅向下挖掘了一万多米,这群科学家就放弃了,这究竟又是什么原因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地球的构成
地球的体积对于我们渺小的人类来说无疑是十分巨大的,因此我们必须先了解地球的构成,才能够更好的解释苏联这次行动的失败。
地球分为几个层级,首先最外层的就是地壳,也就是我们人类以及诸多生物所生活的地方,地壳的厚度大约在5千米及以上。
而地壳之下则是地幔,地幔是很厚的,整体的体积占到地球的80%,从宏观的角度上来讲,地球的大部分都是地幔。
而地幔内部就是我们地球的内核,一般来讲我们把它称作为外地核和内地核,外地核是液体构成,而内地核却是固体。
内地核的中心距离地壳足足有5000多公里,由此可见,想要从地壳一路挖到地核,是一件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毕竟地幔之中的物质密度极高,对其进行挖掘是一件很难的事,即便如此,人类却进行了很多勇敢的尝试。
苏联人的计划
地球的构成在当前社会是常识性的知识,但几乎没有人真正亲眼见过地幔,因此上个世纪的世界两大强国:美国和苏联,就开始了疯狂的竞赛。
他们都希望自己可以成为最深入了解地球的国家,最先启动这项计划的其实是美国人。美国人的最初愿望是下挖到地表33千米以下,也就是达到地壳和地幔的分界处——莫霍界面。
但奈何这项工程的耗资实在太大,纵使强如美国也只能放弃,他们仅仅下挖了几千米,就遇到了技术壁垒和资金问题,因此这项计划也就被搁置了。
在那时苏联和美国在任何领域都要比上一下,因此,美国人失败之后,苏联人也开始了对地球的挖掘。
他们所投入的资金和技术更大,聘请了许多的科学家和建筑工人,来到科拉半岛开始了行动,希望可以将地球整个挖穿,让人类更好地掌握地心的秘密。
挖掘的过程
由于资金和技术比较到位,而且科拉半岛的土质十分松软,所以苏联人的计划在一开始进行得出奇的顺利,他们几乎没用多少时间就突破了美国创下的记录,将自己的钻井送到了距离地表8千米的位置上。
有意思的是苏联人在挖掘的过程中还意外地发现了金矿,狠狠的捞了一笔。
但挖穿地球毕竟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前期的顺利丝毫不能意味着什么,在后续的挖掘任务中,研究人员也碰到了技术壁垒,地球的土质是不同的,因此在挖掘的过程之中很容易就会出现偏差。
苏联人也中了招,他们发现自己所挖的隧道并不是垂直于地心,而是出现了歪曲,好在他们及时发现并且更改的挖掘方向,才没有白费力气。
除了这个问题,科研人员还发现自己的钻机动力严重不足,地球深处的土壤都经受了几十亿年的高压,因此密度和质量都出奇的大,在地表表现出色的钻机,到了地壳深处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
而且地壳深处的温度相当之高,数据显示,苏联人在挖到1万多米时,就已经发现温度达到了恐怖的400℃。这种温度之下,任何作业都会受到影响,最终苏联人也只能被迫放弃,将一手创造的科拉钻井永久的封存起来。
苏联人为何放弃?
苏联人为什么要放弃呢?毕竟他们在开采的过程之中收获到了金矿,并且钻井的动力是可以支撑他们继续下挖一段时间的。想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苏联的投入与回报并不成正比,向地球深处进发这项工程的所需投入是递进的,因此如果苏联人想要继续下挖的话,就势必需要更多的资金,但却不一定能够获得与这些资金相匹配的收益,可谓是劳民伤财。
第二,向地心深处挖掘的这项工程很有可能会带来一些我们想象不到的危险。
因为地球深处并非都是固体,哪怕在地幔之中也有着液体的存在,这些液体的温度相当之高,正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岩浆。如果人类盲目的发觉地幔层,那么就有可能会造成一系列地质活动,造成地表上的火山集体喷发也并不是没有可能。
因此苏联人为了自保,决定及时止损,放弃了这个项目。我们人类向地心的旅程也就停止在了12262米。
结语
挖穿地球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任务,专家推测地心的温度大约在4000度以上,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之下,任何仪器都是不可能工作的。所以挖穿地球可能是我们人类永远都无法实现的幻想。
但我们也不必气馁,毕竟地心深处究竟有些什么,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没有什么太大的关联,我们只需要保护好地球的环境,运用好地表的土地,就足以创造辉煌的人类文明。
标签:
“少年航天科普特训营”举行,VR空间站引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