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手把肉那么好吃,为啥没能火遍全国?3个“缺陷”限制其发展

来源:hao123百家号     时间:2022-03-10 08:58:47

内蒙有着全国最大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同时也是全世界四大草原之一,它约占全国草原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以上,被称为“世界上最好的草原”!

内蒙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它不同的饮食文化!只要去过内蒙游玩的朋友都知道,有这么一道美食,被誉为餐桌上“最硬的硬菜”,它就是手把肉,蒙语叫做乌兰伊德!

手把肉有多硬?

首先,要挑选草原上两年左右的绵羊,宰杀的时候要用古老而又传统的“掏心法”,这样,便会使羊的心脏在极短的时间内骤然紧缩,全身的血管却扩张至极致!经过这样宰杀的羊,才会肉鲜而不膻,肉嫩而不柴。

其次,手把肉不仅对食材以及宰杀的方法极为苛刻,对于火候和做法也十分讲究!羊不仅要现杀,还要现煮!刚宰杀的羊,冲洗干净后,整只羊直接放到大锅中,加入清水,大火煮30分钟左右,立刻捞出食用!

没错,很多地区吃羊肉都是炖,没有炖上一两个小时,都不好意思吃,认为这样的羊肉嚼不烂!但是,在内蒙吃手把肉,从羊的宰杀,到煮熟食用,全程不会超过50分钟!最快的40分钟左右便能吃到美味的手把肉!

重点是羊在烹煮的过程中,不会加入任何调料,哪怕是一粒盐!吃的时候,一把蒙古刀开道,从外向内割肉!注意:这是蒙古族朋友对客人的尊敬,刀刃向着自己,刀背向着客人!割下来的羊肉,可以蘸盐吃,也可以蘸着酱料吃!

说到这,问题来了!手把肉这么好吃,还极具特色,也是朋友相聚时酌酒的最佳“硬菜”!为啥就没有火遍全国呢?老于分析了一下,认为有3点“缺陷”,从而导致限制了手把肉的发展,大家看我说得对不对!

第一点:手把肉“太硬”了

手把肉好不好吃?答案毋庸置疑啊!老于在内蒙出差过几个月,吃过几次正宗的手把肉,虽然已经过去十五年了,但是那滋味至今难忘啊!这么好吃的美食,为啥就没有火遍全国,老于可是天天盼着它能火遍全国,我好在家也能吃到手把肉啊!

但是,老于分析,就是因为手把肉“太硬”了,反而阻挡了自己扩张的脚步!众所周知,硬菜是北方对于量大、价高、壮观、实惠等集于一身的菜肴的美称。手把肉绝对是硬菜中的硬菜,但就因为它太硬了,价格也太贵了。

一头绵羊养两年以上,活羊也有近百斤了,咱们按照八十斤算,一斤羊连杀带煮,饭店再少挣点,一斤要50元不多吧,八十乘以五十就是4000元啊!哪怕打个五折,也是2000元。一家老小尝鲜可以,但是,隔三差五地吃,除非是土豪啊!

第二点:食材“受限制”

手把肉之所以好吃,羊的品种、羊的产地有着很大的关系。据内蒙的朋友说,绵羊的肉质本就肥美,而且在草原上是吃百草长大的,尤其是内蒙的绵羊喜欢吃野葱,从小吃到大,这样的羊肉,就算用清水煮都不会带有一点的腥膻味!

而在其它地区是没有这样的条件的,所以,食材受限制也是阻碍手把肉对外扩张的因素之一!可能有朋友说,如今的物流这么发达,直接运输过来不就行了!要知道,羊宰杀冷冻后运输还容易,运输活羊的成本可就大了!

第三点:烹调手艺“受限制”

很多朋友会问:手把肉不就是清水煮羊肉吗?有啥难的?要知道,手把肉是现杀的,而且要采用“掏心法”来宰杀,真要是火遍全国,能有多少个师傅可以在15分钟内连杀带洗完一头羊?

要知道,如果宰杀的方法不对,或者是宰杀的时间太长,对于羊肉的口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哪怕就是清水煮羊肉,在宰杀这一环节也受限制啊!

以上就是老于分析为啥手把肉不能火遍全国的原因!问一问朋友们,你们觉得还有哪些原因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说实话,内蒙人十分好客,饮食文化也很有特色,端上手把肉,几杯酒下肚后,大家载歌载舞,原本半斤的酒量,也能喝到八两而不醉!最重要的是氛围真好!建议没去过内蒙的朋友,有机会一定要去转一转,体验一下大草原的乐趣!最后,感谢大家的观看,谢谢大家!

标签:

精彩放送